胃肠道间质瘤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肿瘤外科

发病部位:上腹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化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

相关疾病: 残胃癌 胃癌 胃溃疡

相关检查:胃镜、病理检查

相关手术:间质瘤楔形切除术

相关药品:伊马替尼、舒尼替尼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胃肠道间质瘤视频

更多>

胃肠道间质瘤文章

更多>

胃间质瘤是什么性质的瘤

胃间质瘤属于交界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通常可以分为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两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胃间质瘤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几率也存在差异,并且临床表现也略有不同。1、低度恶性胃间质瘤:低度胃间质瘤体积较小,一般<5cm,多数在2cm左右。并且与周围组织的界限较清,肿瘤的形态较为规则,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的脏器以及组织;2、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相较于低度恶性胃间质瘤,瘤体较大,一般>5cm,并且密度、质地以及性状多不均匀、规则,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也不明显。可能会有发生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的情况。胃间质瘤并不仅仅发生于胃部,还可能见于小肠、结直肠等部分肠道中。临床中对于上述两种性质的胃间质瘤均有一定的应对措施,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解决胃间质瘤的问题,通常会采用胃楔形切除术进行处理。一般低度恶性胃间质瘤和早期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等危险性较低的胃间质瘤,通过手术治疗后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并且可以减少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的后期发生复发与转移的风险。

作者:陈志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168

间质瘤是癌症吗

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壁间叶组织的肿瘤,因为不是来源于上皮组织,所以不能称为癌症。  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是平滑肌或神经组织的消化道肿瘤,发生率较低,而癌症是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两者的来源是不同的,应进行鉴别诊断。胃间质瘤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手术切除后可达到长期生存。手术切除后易复发,若不及时治疗可加重病情。间质瘤虽然有恶变的可能,但积极治疗后,间质瘤的患者较多预后良好。  若发现不明诱因的出血、贫血、面色苍白、黑便等情况,建议立即就诊于医院胃肠外科,行腔内超声内镜、腹部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作者:何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93651

胃肠钡餐检查报告解读

胃肠钡餐检查报告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所见和诊断意见。根据检查部位,胃肠钡餐检查可分为食管检查、胃和十二指肠检查以及小肠检查。  检查所见:通过检查观察到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各部的形状、轮廓、位置、大小、蠕动及幽门开放情况。  诊断意见:根据检查所见给出的诊断结果,常见诊断提示包括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1、正常情况  (1)胸腹部未见病理X线征象;  (2)食道黏膜皱襞连贯,钡剂通过食道全程顺利,未见明显梗阻或充盈缺损;胃有少量潴留液,胃黏膜皱襞稍增粗,胃呈鱼钩型,体积及位置中等,蠕动波及张力正常;  (3)幽门管居中,钡剂通过顺利;  (4)十二指肠球部充盈良好,黏膜皱襞规则,未见龛影;  (5)十二指肠圈不大,降段肠管黏膜规则。  2、常见诊断疾病  (1)食管静脉曲张  早期表现为黏膜皱襞稍增粗或曲张,管腔边缘略成锯齿状,管壁柔软,钡剂通过良好;进展期典型症状为串珠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确诊后需进行橡胶圈结扎术或内镜下治疗等。  (2)食管癌  早期表现为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中断,有小的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蠕动中断,有不规则小龛影,需进一步结合CT、MRI以及症状等综合判断。确诊后需要首选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放化疗。  (3)胃溃疡  有突出向外的龛影,黏膜线向龛影聚集。确诊后需避免应用制酸剂、抗胆碱能药物,同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铋剂等,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4)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三角形态消失,可见点状龛影,严重时可见三角叶型。(治疗同胃溃疡)  (5)胃癌  可表现为胃溃疡征象,胃腔缩小,不规则充盈缺损,僵硬,呈革带状,黏膜完全消失,蠕动消失,需要结合CT、MRI以及症状等综合判断。确诊后需要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其他支持治疗。

作者:王蔚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56873

胃肠钡餐检查步骤

1、患者需先服用产气片剂,1-2分钟站立位配合医生进行常规的胸腹部透视,了解胸部情况以及观察有无胆结石、肾结石、钙化影,有无气腹等情况;  2、取站立前后位,含服或吞服一大口造影钡剂,观察吞咽运动是否异常;  3、转动体位至右前斜位,由医生观察食管中钡剂通过以及食管扩张和收缩排空情况;  4、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时需要变换为仰卧位,患者可加压按摩腹部,易于观察胃体、窦部黏膜;  5、再俯卧位进行检查,易于显示胃底部黏膜的形态;  6、胃黏膜检查完毕后,医生会嘱患者一次或分次服下钡剂一杯约400-600ml,观察胃充盈后的轮廓、形态、蠕动和钡剂通过幽门管的情况,必要时进行摄片。

作者:王蔚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77255

结肠管状腺瘤严重吗

结肠管状腺瘤是胃肠道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效果很好。  管状腺瘤是结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腺瘤系结肠黏膜的异常增生,大多呈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分叶,色粉红或暗红,质软,隆起于结肠黏膜表面。随着瘤体增大,质地变实,可以有蒂或广基无蒂,瘤体可增大至几毫米至几厘米。随着腺瘤体积的增大,恶变几率逐渐增加,当腺瘤直径>2cm时,癌变率即显著增高。腺瘤细胞若出现明显的多形性以及间质浸润,称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  结肠腺瘤一经发现,原则上均应以去除。较小的结肠腺瘤可在内镜下钳除,稍大的息肉可选择内窥镜摘除,也可行圈套电灼切除术,或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如果瘤体较大,基底宽大,内镜下切除困难或出血穿孔,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手段,都需要定期复查。  结肠管状腺瘤在于早期发现,进行恰当的检查和处理,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49461

什么是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的疾病,可发生自食管至肛门的整个胃肠道,多见于胃和小肠,直肠少见,占直肠恶性肿瘤的0.11%。由于GIST的良恶性诊断标准仍存在一定分歧,而直肠间质瘤涉及是否保肛的问题,往往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GIST是一类消化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型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蛋白,过去常被误诊为平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胃为好发部位,约占60%~70%,直肠发生少见.目前国内外均仅有小样本病例报道,直肠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症状有大便习惯改变,会阴部不适及梗阻,便血少见;直肠指检为一简单有效的诊断手段,常可扪及位于直肠粘膜下的边缘光滑之肿块,并对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及能否保肛有个大体判断。纤维结肠镜检及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常表现为直肠粘膜下的半球形隆起,表面粘膜光滑完整,少部分粘膜中心轻度凹陷、糜烂。CT及MRI检查可以了解肿块和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本病术前确诊困难,术前的病理活检及涂片细胞学检查常呈阴性,这给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带来难度。

作者:罗超兰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阅读量: 95691

胃肠道间质瘤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胃肠道间质瘤 推荐专家
肖江卫主任医师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展开
个人擅长: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